功效主治
行气消积:可用于治疗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等症状。能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消除积滞,缓解腹部胀满疼痛。
燥湿除满:对于湿阻中焦,脘腹胀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有很好的疗效。能燥化脾湿,恢复脾胃运化功能,消除胀满。
降逆平喘:适用于肺气上逆,咳嗽气喘等。可通过降肺气而平喘咳,常与其他止咳平喘药配伍使用。
现代研究
药理作用:厚朴中含有的厚朴酚、和厚朴酚等成分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抗氧化、镇静、肌肉松弛等作用。在消化系统方面,可调节胃肠运动,保护胃黏膜;在呼吸系统方面,有一定的镇咳、祛痰、平喘作用。
临床应用: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胃炎、胃溃疡、胃肠功能紊乱、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还在一些研究中显示出对肿瘤等疾病的潜在治疗作用。
选地整地
选地:宜选择海拔 600-1700 米、温暖湿润、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山地。土壤以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微酸性至中性的沙壤土或壤土为宜。
整地:在种植前进行深翻整地,深度一般为 30-40 厘米,清除杂草、树根等杂物。然后根据地形和排水情况,做成宽 1.2-1.5 米的高畦,畦沟宽 30-40 厘米,以利于排水和管理。
繁殖方法
种子繁殖:一般在 9-10 月果实成熟时采收种子,用湿沙贮藏至翌年 3 月播种。播种前需进行种子处理,如用温水浸泡 24 小时等,以提高发芽率。采用条播或撒播,播后覆土 2-3 厘米,盖草保湿,约 1 个月左右出苗。
压条繁殖:在生长季节,选择生长健壮的枝条,将其压入土中,待生根后与母株分离,另行栽植。
分株繁殖:在春季或秋季,将母株周围的萌蘖苗挖出,带根分栽,这种方法繁殖的幼苗生长较快,成活率高。
田间管理
中耕除草:每年春季和秋季各进行一次中耕除草,保持田间无杂草,疏松土壤,促进根系生长。
施肥管理: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的化肥。在春季和秋季可施入腐熟的农家肥、堆肥等,在生长旺盛期可追施适量的复合肥,以满足厚朴生长对养分的需求。
水分管理:厚朴喜湿润环境,但不耐积水。在干旱季节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止积水导致根部腐烂。
修剪整形:为了促进厚朴主干生长,提高药材质量,需要进行适当的修剪。剪掉过密枝、枯枝、病枝等,保持树冠通风透光。
采收:厚朴一般在种植后 15-20 年可以采收。采收时间以 4-6 月为宜,此时树皮内的有效成分含量较高。采收时,先伐倒树,按 40 厘米左右长度环剥树皮,再将树干上的粗皮刮净,然后将树皮和根皮分别剥下。
加工:将剥下的树皮和根皮放在通风处阴干,或在低温下烘干。也可将树皮放入开水中烫煮 5-10 分钟,至树皮变软后取出,堆放在通风良好的室内,覆盖稻草,使其发汗,待树皮内表面变为紫褐色或棕褐色时,再摊开晾干或烘干,即可得到成品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