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是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是常见中药材。以下为详细介绍:
形态特征:芍药为多年生草本,茎直立光滑。叶互生,为 2 回 3 出复叶,小叶片椭圆形至披针形。花大,单生于花茎分枝顶端,花瓣白色、粉红色或红色等。蓇葖果,种子圆形或长圆形,黑色或黑褐色。
产地分布:主产于浙江、安徽、四川、山东等地,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生长习性:喜温暖湿润气候,有一定耐寒能力,不耐强光直射和积水,适合在阳光充足、土壤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和腐殖质壤土中生长,忌连作。
药用价值:
性味归经:味苦、酸,性微寒,归肝、脾经。
功效主治:有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等功效,可用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胁痛、腹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等。现代研究证实,其还有抗肝肾损伤、抗脑缺血、镇静、抗抑郁、调节胃肠功能、调节免疫、抗炎、镇静解痉等作用。
用法用量:煎服,一般用量 5 - 15g,大剂量可用至 15 - 30g 。
注意事项:外感风寒等虚寒证者、妇女虚寒型月经不调者、气虚自汗及阳虚汗出者不宜单味药大量服用;反藜芦,不宜与藜芦同用;也不宜与降血压药、强心苷类药物、肝素、华法林、阿司匹林等药物合用。
炮制方法:常见有炒白芍、酒白芍等。炒白芍是取净白芍片炒至微黄色;酒白芍是用黄酒喷洒净白芍片,稍润后炒至微黄色。
此外,还有萝藦科鹅绒藤属的植物也叫白芍(学名 Cynanchum otophyllum Schneid. ) ,为多年生草质藤本,根圆柱状灰黑色。其多生于海拔 1500 - 2800 米的山地、溪谷疏林中或山坡路边,产于安徽、浙江、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和西藏等省区。枝、叶含毒质可制成粉剂防治农业害虫,根部毒性猛烈,有祛风除湿、解毒镇痉功效,可用于风湿骨痛、风疹搔痒、癫痫、狂犬咬伤、毒蛇咬伤等,用法为 1 - 3 钱,水煎或入丸、散剂服 。但一般提及的中药材白芍多指毛茛科芍药的干燥根。
分享白芍的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方法分享一些关于白芍的古代医书记载白芍的市场价格行情走势